中华文化财富网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媒体速递 > 本网新闻 > 文章内容

罗洪安散文《松口古镇》

作者: 文化财富网 来源: 未知 时间: 2021-12-09 阅读: 在线投稿

南国的冬天,总是来得晚,在这初冬的时节,依旧感觉在秋天里一样,在文朋好友的邀约下,我们来到南方的一座古镇,这座客家文化之都。走遍大江南北,领略形形色色的古镇,大都离不开“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而来到这个独树一帜且具有客家文化的松口古镇,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千年松口是岭南四大古镇之一,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历史上的商业贸易繁荣之地,也是著名的商贸重镇、著名的华侨之乡,南洋文化深深地烙在这里。松口古镇其实面积不小,街道纵横,在鼎盛时期,有1000多家的商铺林立其间,这里曾经商贾如云,汇集了众多机构及各种商铺,有“不夜城”、“小香港”之称。古时岭南的四大古镇,分别是梅县松口、潮汕澄海、顺德杏坛和南雄珠玑,而我唯独觉得松口古镇依然保存旧貌,虽然曾经的繁华早已成为过眼烟云,但是历史的韵味却日益沉淀,其中的客家风味却是其他古镇所没有的。

松口古镇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自成格局。有两山对峙称作"狮象把水口",有称作"赤面石"的褐色峭壁,有建于明末的"峰呈天外秀澜向阁前回"的元魁塔,而元魁塔位于松口镇中心约4公里的梅江北岸,塔联云:“澜向阁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万年腾奎璧之光”。的确,一枝独秀的元魁塔,傲立于群山之间,沐浴在青山绿水之中,得日月之精华,似乎寓意着这里的人杰地灵,预示着这里的精英将荟萃,一派“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

这里还有"一阁三神两个名"的文昌阁等所形成的凉伞岌景区,有历400年风雨的世德堂,有侨贤赞助建造的铜琶桥等所形成的铜琶桥景区。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依崖傍河,有关歌仙刘三妹故事的甘露亭,这个甘露亭在松口上行两里许,海运未通前,这里是外出的第一站,也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既热闹,也幽静。有说“廿露纳凉”又说“廿露品茗”,听起来就是一处极致美景,在大树之下,呷一口茶,听着风声缓缓吹拂,看着河水在旁慢慢流淌。坐在此处,仿若时间已然停止,又似乎过去了几世几年,河水流动不息,而甘露亭依旧在这里,永恒地守候着这里的人们。

这里还有有蒋纬国妻子丘茹雪的故里马荒坪,有松南林木繁荫的馒头庵等所形成的松口镇景区,有宋元间建造的鲤鱼形围龙屋"围里",有建于清咸丰年间的仙口塔等所形成的仙溪景区,有元帅童年曾生活过的横石古榕侧"致和"商号旧址,有三斤狗故居遗址等形成的松南景区。看了那么多遗址故居,真切地感受了那些美好的远方在眼前历历在目,那些逝去的远方又回到从前,在这座保存原貌的古镇里,继续书写着她的奇迹。

追溯历史的枝头,原来松口镇是明末清初闽粤赣地区客家人出南洋的首站,近几百年来,无数客家先民正是从此出发,告别妻儿背井离乡,从此走向世界各地。想到这些,眼前立即出现了百年前的火船码头,杨柳依依,无语凝噎的那种执手相看泪眼的场景,一幕一幕呈现在我前面,又加上这个火船码头仍然保持着百千年的旧貌,顿时让我穿越般地回到过去,纵使时代在改变,码头依然在这里,不声不响,不离不弃。我还看到江西、福建及蕉岭、平远一带人,托人带口,大包小包均从松口火船码头搭乘电轮,再由汕头港转乘大轮走出南洋,去寻找自己的远方,因此这里便成了客家人飘洋过海生离死别的第一站。

一个富有客家情怀的古镇,一个凝聚着梦想的古镇,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古镇,让我深深印记的松口古镇。

罗洪安,笔名晨风,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河源市人。系中华诗词一级著作家、《中国作家·纪实》《中华风》杂志签约作家、《报告文学》杂志社特聘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河源市作家协会、河源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龙川作家协会主席、广东岭南诗社常务理事兼龙川分社社长,多家报刊特约记者。已出版《爱心储存》、《蔷薇绽放》、《生活絮语》、《桃红柳绿》、《岁月如风》、《那些藏于心底的话》、《阳光下的影子》、《晨风写的人和写晨风的人》、《晨风吟草》等九部个人著作,所写作品获得过全国各类奖项70多次。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金奖作家”、“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当代优秀艺术家”、“中国时代新锐作家”等称号。

 
上一篇:《天津诗人》2022征订启事 下一篇:刘伟德 | 没有任何理由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