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财富网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书快报 > 文章内容

诗集《清风 明月 我》:水至纯时现馨香

作者: 来源: 时间: 2013-11-22 阅读: 在线投稿

诗集《清风  明月  我》:水至纯时现馨

□李小雨
 
        女诗人纯水无色我虽然没有见过,但她的笔名却是那样的取自天然,涓涓细流,不着脂粉,一尘不染,又暗香浮动,让人一眼望去,便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的诗也正像她的名字,真挚、质朴、单纯、似有禅意。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诗题中的“明月”,即是万分纯净的人生终极境界,“清风”似是穿越生命的坦荡过程,我”,即是作者自称的“布衣的、孤独的”抒情主人公自己。
        她的诗内容丰富、情感充沛、以己入诗、选材广泛,多是生活之路上的感悟,人生成长的哲理、精神的获得与失去,爱情的纯粹与伤痕,女人的美丽与病痛,生命的追求与前行,她的诗,堪称是一部女性成长的心灵史,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心灵鸡汤。
        仿佛从时间的深处涌起,她的诗频繁地依托花、路、月、灯、酒、雨雪、风霜等自然万物的意象,岁月感和归宿感是那样强烈。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馈赠了你一场由昂贵转而廉价的爱/春暖花开时候如此/秋叶满地时候依然如此/当银装素裹了大地/雪片满头/我用我病态的虔诚/蔑视着你的一切/也埋葬着我的一切”(《寻求归向》)。
        四季转换,她的诗充满着人的一生“在路上”的发现和哲理,需要细细品味。她追问人生“为什么出发”,“来而何为”?她说“活着,痒也要,疼也要”,在熙来攘往的滚滚红尘中,是为名还是为利?纯水无色的答案中,又包含着隐隐的禅说和生活的经验:“包袱重了,心空了”,美在留白,生命的空白”,在只有无我”的生命中才能看透这空白之中的丰富的内涵。
        佛拈花微笑,而诗人面对花朵却往往顿悟,使诗意在明月照身清风吹拂下,跃上新的境界。
          “明月 清风 我/是一种孤独的境界”,这是一种自醒也是一种随心所欲。我量身定做的世外桃源/虽不够亮不够宽广/却依然是最适合我的天堂/我依然可以/钻在我的牛角尖里/随心所欲”(《在我的牛角尖里随心所欲》)。
        花受到多少痛苦,一个女人就有多少难处,眼泪,疼痛。这是作者的心得,也是花与人互观的结果。当然花有多少美,一个女人也就该有多少楚楚动人。“在春天/有害怕凋零而放弃开放的花吗”(《且行且挥手吧》)。面对事业、风景,她也有心灵疲倦之后的顿悟:“驻足 打盹 虚度/才是快乐的生活”,这是一种解构,是对恶果、孽业的解构,是花的心语、为灵感所化,是女性特有的心灵定力,远比那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方式更有诗意。
        “落花和流水/修行千年”。“即使所有的树/都会为所有的风而动/我也必将静止于你/不偏不倚”(《树动于风 我止于你》),这样的诗有一种禅意,不能不让人称奇。
        “幽兰弥漫山谷,是一种气息还是一种心情,是一个所在还是一个环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境可以心造”。
读纯水无色的诗,还可以感到女性敏感的心灵触动。她的诗看似婉约、感性,像小格调的抒情,其实它也是一座座微型的火山,迸射着多愁善感的火花。
        清风邀明月,明月照花楼。清风明月带着阵阵秋意,注定此刻多少鲜花成追忆,被风吹动,颤动着芬芳的涟漪,伸向花前月下的远方:
“早开的花/注定在春光最盛的时候谢去/飞花跌落的瞬间遇见雪/当纠结成殇/到底是谁葬了谁?”她也有人生的迷茫,但她真诚追问,她的诗歌是流动的,燃烧的,又有沉淀下来的灰岩。在一种多姿多彩的心灵原生态中,呈现出一种艺术的绚丽和审美。就像留在玻璃窗上的冰花,飞鸟遗音,留在窗台花盆的花种,不知不觉地绽放开来:
        “我是谁 谁是我/酝酿一世的幽香/等不来期待的一瞥/被夜拈去的芳华/徒留瓣瓣恨意伤枝头/午夜之后是谁的黎明/我已无梦梦也无我/天下白时我影无踪迹”(《昙花梦碎》)。
        只要蝴蝶还没忘记飞,即使昙花一现诸花皆落去,也有又是一春待开时。蝴蝶与爱情有关,与死与重生有关,更与鲜花息息相关。“闻着花香我想起了你/又是一年春来早。”(《有缘有情有心的人啊》)。
        审美不是塑料花那样没有生命的痛感,而是需要一种从表象到精神的显露。“有一种缘由/如早开的花和晚来的雪/遇见或错过/哪种美可以没有缺憾/可以不疼 不休?”(《我什么都有》)。
        纯水无色的这部诗集从多方位、多角度呈现出一位女诗人的心灵花语。它们是丰富的,质感的,花不是开一朵,而是一朵落了另一朵正开。它映现了四季的风向,大地的花香,天空的明月情怀,既有暗香盈袖的婉约又蕴含着火焰般的抒情;既拈花微笑又种花葬花,看蒂轮花盘滚动。
在纯水无色的诗中,更弥漫着一种优雅、古典的精神气质。在她的一些诗中分明可见婉约派女词人的风格。“清风明月,偏偏月色更浓/看纸笔在左/酒茶在右/有心咏叹却无情可致”(《与谁同醉》),这种浓意残酒的诗章不是对前人的模仿而是放在一种新的格调、情境中,赋予新诗的意义。
        她的诗拒绝僵硬,总是“不安生的”的,跳跃的,展现从这一花枝到另一枝头的弹跳力,转换自如的灵敏。从孤独的清风明月与我相照,到花草丰茂的家园;从爱情到亲情,从花到果;从直觉感性到禅意、诗意的境界追寻,体现了一种诗歌时空的纵深及平行的拓展。
        从青春到中年,多少鲜花已逝,而母性意识被作者深深地唤醒,留在清风明月的花枝头。她用第三辑把诗写成献给母亲的康乃馨。作者完成了从女性到母性的转换,是开花到结子的“有意识”的流露和感恩。歌颂青春的绽放与伟大的母性是诗歌的母题。闻香识女诗人,纯水无色的这部香花诗集通过花语展现她尽可能的心灵自由和灵动。
        正像一位哲人所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纯水无色,用花的语言呈现了她所一时明白起来并抒写出来的充满人生况味的诗歌。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本文是作者为我市女作家纯水无色新著《明月•清风•我》所作的序)
上一篇:孔子后裔用古诗古礼纪念先圣诞辰 下一篇:纯水无色诗集《向来痴 从此醉》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